济南列举网 > 生活服务 > 其他生活服务 > 什么是肝纤维化 龟源治肝法源头逆转
济南
[切换城市]

什么是肝纤维化 龟源治肝法源头逆转

更新时间:2020-06-11 11:27:38 浏览次数:66次
区域: 济南 > 历下 > 解放路
肝纤维化见于肝炎病毒、酒精、、血吸虫等原因引起的大多数慢性肝病,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,因此抗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措施。
长期以来,中医药经过临床实践,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特征的肝纤维化相关疾病诊治经验;尤其近30年来,通过实验探索与循证医学研究,产生了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与有效经验方,并初步建立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方案。随着质量的提高与临床研究的发展,质量上乘、显著的抗肝纤维化新药必将进一步出现,以满足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需求,并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。
  中医对肝纤维化、肝硬化的传统认识
根据临床特点,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多属于中医“胁痛”、“积聚”等范畴,“积之成者,正气亏虚而后邪气踞之”(《医宗必读》)。病因病机多因正气虚损,虚邪贼风如“六淫”太过或“七情”不适等方可乘虚而入,而致气滞血瘀,常常过程迁延,日久而成。《灵枢·始生》云“积之始生,得寒乃生,厥乃成积也”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曰“气郁,由大怒气逆,或谋虑不决,皆令肝火动甚”。
过量饮酒也是其重要因素:“又多饮人结成酒癖,肚腹积块,胀急疼痛,或全身肿满,肌黄少食,……肝积在左胁下,状如覆杯,……名曰肥气”(《证治要诀》)。《诸病源候论·积聚病诸候》提及:“诸脏受邪,初未能成积聚,留滞不去,乃成积聚”,即指出了本病迁延日久的特点。
方面,主要体现扶正祛邪,祛邪则重在化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篇》提出“结者散之,留者攻之”等原则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指出:“积者,脏病也,终不移;聚者,腑病也,发作有时,辗转痛移,为可治”。不仅区别积聚的程度,且提出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的健脾扶正治则,所创立的桃仁承气汤、下瘀血汤、大黄蛰虫丸、桂枝茯苓丸等多首化瘀方剂,沿用至今。明代王肯堂《证治准绳·积聚》云:“是病必分初、中、末三法”。即需根据病程病情合理攻邪或补虚。清代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则强调瘀血在积聚发病中的重要作用,进一步发展膈下逐瘀汤等化瘀方剂。清代沈金鳌《杂病源流犀烛》:“诸积之痰食死血,又未尝不先因气病也,故治积者,必兼涤痰,去瘀消食,而后可耳”。提出“去瘀”之外,尚需注意“”与“涤痰”。
肝胆卫士李亚磊表示:肝硬化的病机是“肝络阻塞,血瘀气滞”,上以化瘀、通络为主。“养阴、化瘀”是其基本治法,可选用黄芪、白术、生地、麦冬、丹参、等。然而,肝纤维化病变的不同患者,或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证候表现,主要表现为肝胆湿热、肝郁脾虚、肝肾阴虚等。

“龟源治肝法”是根据患者的不同,不同病因,进行辨证施治,加减化裁,辨证论治,注重症候表象,以象推理,肝病患者遵医嘱扶正固本。对于肝脏纤维化患者,配合“三甲软肝缩脾汤”能很好的阻断病情发展。同时寻找肝纤维化病因,在配合其他方法进行配伍,从源头解决肝纤维化问题。
济南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
注册时间:2019年06月11日
UID:609759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手机已认证
查看用户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