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李亚磊,出生于“中医世家”,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(南阳理工学院国医系),师承于国医大师李佃,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,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会员,中医药学会会员,北京大学公共营养师。
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,发病率较高。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,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,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。右上腹剧痛或绞痛,多见于结石或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,疼痛常突然发作,十分剧烈,或呈绞痛样。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,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,多为持续性胀痛,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,疼痛亦可加重,疼痛呈放射性,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。
胆囊炎常见
1、恶心和呕吐:在这个时候消化道中任何的损害都会引起恶心和呕吐的感觉。
2、脂肪/油腻大便:胆汁释放不足导致不能有效的乳化食物中的脂肪,使未消化的脂肪随大便排出。
3、胛骨间疼痛:肝脏和胆囊本身不会感到疼痛,但支配它们的神经也进入后面的肌肉。特别是,该部位恰恰在右肩胛骨。
4、:当肝和胆囊发炎时,会引起腹部肿胀,腹胀和疼痛。由于腹胀,有时整个肋骨会感到酸痛或只是“不舒适”。
5、慢性胀气: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肠蠕动差、微生物生长和发酵。发酵过程会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和。
6、皮肤瘙痒:胆管阻塞会导致自毒素(ATX)和溶血磷脂酸(LPA)的升高,它们会引起瘙痒。
7、皮肤发黄:当人体不能有效代谢胆红素,终渗透到附近的皮肤组织,造成黄疸。
8、和偏:胆道阻塞可引起机体应激和肠道炎症反应。两者均可使颅骨和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变紧张,导致和偏。
9、和腹泻:胆汁流动性减少会减慢肠道蠕动,从而导致更严重的,经常腹泻和交替发作。
肝胆卫士李亚磊诠释:如何预防胆囊炎
1、整体调理
根据患者各脏腑的阴阳气血情况,整体调理,疏肝和胃、健脾养心,通络等为常用方法。这样患者就不会因日常生活稍有不慎即诱发胆囊炎复发。
2、温胆养胆
在“蠕胆祛邪、整体调理”的基础上,“温胆养胆”是非常有必要的。胆囊炎虽然湿热之邪多见,但针对“胆虚损”来说,“温胆”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则。
目前“龟源治肝七法”通过患者的不同,不同病因,进行辨证施治,加减化裁,辨证论治,注重症候表象,以象推理,肝病患者遵医嘱扶正固本。同时再结合“龟源贴”刺激自身元气的生成,元气足才能推动气血的运行,规定平衡点,促进阴阳平衡的调节,源头,实现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