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关节是人体大、复杂的屈伸关节,是重要的“轴承”,在运动时承受着整个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。
一旦“轴承”损坏,日常活动无法得到保障,心脏等器官因身体缺乏运动也会受到波及,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
哪一类人容易得膝关节炎?
老年人
膝关节炎其实就是一种老化性的疾病,所以老年人是膝关节炎高发人群。
随年龄的增大,膝关节腔内的营养物质不断地流失,加上多年磨损的积累,以及关节炎症的侵害,患病率迅速上升。
肥胖人群
体重越大,膝关节受力越大,膝盖不堪负重,也会提前老化。同时,超重肥胖可导致受力不均衡,使关节发生变形。
绝经期女性
绝经期的女性主要有两个变化:
一是雌减退了破骨细胞,破骨细胞的任务是“吃”骨头,所以导致了骨量降低,出现骨质疏松;
二是雌减退后关节软骨营养丢失,软骨表面不再光滑,导致膝关节活动时摩擦力增大,退变加重。
运动过量
运动过量会加重膝关节磨损,因为膝关节内的软骨面以及半月板,一生中能承受的摩擦次数是有限的。
正常人一天行走一万步,膝关节就经历一万次摩擦。如果过量运动,或者膝关节弯曲程度过大,那么膝关节的磨损就会严重。
膝关节受过伤
受伤后如果导致韧带不稳定、半月板不平整,走路时腿就会晃荡,加快磨损;
另一方面,受伤导致炎症刺激,出现反复的滑膜炎,关节腔大量积液,阻碍关节软骨吸收营养,导致软骨退变。
关节畸形
关节处于正常位置时,受力是均匀的。若一旦出现畸形,例如膝关节的内翻畸形(O形腿)、外翻畸形(X形腿)引起关节面对合不良,可造成关节软骨的损伤。
久坐不动
美国《骨科与运动物理杂志》指出,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3.5%,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.2%!
运动能让关节软骨受到适当的刺激,,这样关节滑液才能在关节内到处流动,起到润滑和提供营养的作用。
相反,如果长期不运动,关节内的滑液无法充分流动,起不了润滑剂的作用,而且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会日渐萎缩。久而久之,关节就失去了保护,关节损伤的几率自然会增高。
膝关节炎常见的表现
疼痛
常见于膝盖内侧关节间隙以上的地方,疼痛强度可大可小。
疼痛多于劳累、运动或受凉后加重,休息或保暖后缓解。但也有特例,可能会夜间加重,甚至运动一会儿疼痛反而减轻。
骨关节炎的发作期疼痛可能会持续3~4周,但某些患者持续时间甚至到半年。
肿胀
肿胀分为急性和慢性。
急性多数是可逆的,多于髌骨上方大腿前侧,休息后便可缓解,甚至消失。
慢性肿胀常见于两个膝眼,这是由于髌骨下方的脂肪组织慢性增生而突出。
晨僵
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典型,但很多膝关节炎早晨一起来也会僵硬,需要活动一会儿才能舒展开。这种多数在早期关节炎中出现。
无力
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随着年龄增长,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,会导致无力和上下楼困难。
卡壳
一些膝关节炎患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走着走着就卡住了,一会儿就又能走了。
怕冷
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怕冷不一样。
骨性关节炎冬天会加重,夏天多数会减轻,类风湿则不会。带有季节性,怕冷、怕风、怕湿是多种关节炎的共同特征。
袁医生在这里提醒大家: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膝关节不适,反复发作不能缓解,千万不要有“忍一忍就过去”的想法,应及早去医院就医,以免耽误膝关节炎的早期发现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