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酒
那人生将会多么寂寞
酒真的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朋友聚会、宴请宾客、请客办事,无酒不成席。
在酒馆里,经常可以看到,两个人喝着酒说着话,离得越来越近,声音越来越响,基本上就是两个人忘乎所以了。
喝完酒结账走出门,两人依旧勾肩搭背,难舍难分。
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话,就像牛顿定律一样牢不可破。
即便你戒酒也不等于没有酒场,在酒场中不喝酒也别有一番滋味,看朋友觥筹交错,意气风发。有时忍不住想:“假如没有酒,世界上就少了许多知己。”
世上本没有知己
喝着喝着,也就成了知己
其实在酒场上本无所谓知己,喝着喝着,也就成为知己了。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喝出来的知己,并且越喝越知己,因为在知己的时候也知彼了。
有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,证实了酒对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。
他们发现,闻到酒香后,人的舒适程度会随之提高,精神也一起放松,于是,大家坐到酒桌上,不是朋友的做了朋友,不是兄弟的称了兄弟。
酒桌上的兄弟,虽然有“酒肉朋友”之嫌,但毕竟四海之内皆兄弟,朋友多了自然良莠不齐。
有三五好友,自然也有一二损友。不信你可以去打探一下,每个人的朋友圈子大致如此。
上了酒桌,都是兄弟
酒被上升为一种文化来解读已经有些年头了,到底文化在哪里?是酒的文化,还是喝酒的文化?
对于西方人来说,酒是文化;对于中国人来说,喝酒才是文化。
不论是餐前酒、餐后酒还是开胃酒,每一款酒专属于每一款酒杯,就像西餐刀叉匙的双手分工一样,错一点点就是没文化。
酒桌上怎样排座次,敬酒如何措辞,与人碰杯要把酒杯放低……这些都是礼仪,当然也就是文化。至于与谁煮酒论英雄,并不重要,上了酒桌,都是兄弟。
西方的酒是文化
中国人喝酒才是文化
中国人喝酒当然也讲究酒,但是更讲究的是喝酒的热闹。
喝酒要一醉方休,要讲段子,要开涮,要妙语连连,要高谈阔论,雅者吟诗赋词,俗者行令猜拳。酒一定是少不了的,温文尔雅,绝非中国人喝酒的做派。
酒场如战场,兵来将挡,酒来我喝。看上去好像很粗俗,很没有文化,但是酣畅淋漓地喝上三杯,不由地拍案感叹:“这样喝酒,才叫喝酒!”
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喝也
喝酒不仅是文化,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,还深藏玄机,它是一把看不见的金钥匙。普遍的,中国人的性格矜持不外向,不似老外一见如故一见钟情;不喝酒也是豪情满怀。
中国人不喝酒的时候,心灵的门虽设而常关,大都趣味淡淡,谈锋平平,连笑容也是一丝丝的牵强,只有酒过三巡,那三巡之酒,对血脉阵阵推波助澜,心灵之门没做严防死守就完全敞开,矜持的表情被脸上的红晕一扫而光。
喝酒之后,想说就说,再也不像喝酒之前,要把一句话的语法修辞逻辑都想明白了才姗姗开口,开口的时候,还下意识地挠耳抓腮,捋头发、托下巴。
这种心灵的推动,不在乎是什么酒、什么酒礼仪;王子鉴酒与茅台酒齐飞,葡萄酒与白酒一色;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喝也。
上了酒桌,一个乏味的人会变得灵动,一个拘谨的人会变得生动,就好像是上了一堂公共关系学的快餐速成班,与其说这是酒的作用,还不如说这是文化的作用——喝酒的文化。
酒是,让人变得张扬
酒是壮胆药,让人敢想敢做
喝酒当然是在知己间,惺惺相惜,一醉方休。酒逢知己千杯少,让喝酒有了一千个理由。
到了当下,这句经典名言,恰又成为结交新朋旧友、对付应酬的座右铭。每个人总是免不了有求于别人的事情,怎么求?先交朋友;怎么交朋友?先喝酒。
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,托人一件事,至少三场酒,否则真也是对不起朋友。这般一路喝下去,酒量越来越大,事业也越做越大。于是我们恍然大悟,酒更多的意义,是用来谋和生意的,是用来构建人脉的,是用来笼络交情的。
往昔喝酒是文化
如今喝酒是本事
时至今日,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这句名言已经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形:在当下,很难寻觅酒逢知己千杯少,更容易看到酒逢千杯知己少。
如果说,往昔喝酒是文化,那么如今喝酒是本事,喝了酒会借酒说话,更是本事中的大本事。
许多原来只沾滴酒的人,几年间酒量有了长足的进步,正是应了爱迪生的名言:一个人的成功,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后天努力……
王子鉴 会喝酒是一种本事酒量越好人脉越广事业越大
济南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
2天前
3天前
11月20日
11月20日
11月19日
11月18日
11月15日
11月14日
11月8日
11月7日